大量學習者是不適應主要是理論和書本知識的學習的,更不用說主要是為應試升學的普通高中了。因此,從學習需求來講,人人都想上普通高中和上大學只是一個良好愿望,可以理解,但現實情況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學習者必須選擇更適合自己條件和學習興趣的教育途徑取得發展。這個教育途徑應有利于促進學習者就業和職業生涯發展,社會應該形成對技能型人才與學術型人才同樣的尊重和技能型人才與學術型人才并列的發展途徑和階梯。教育應該提供學習者根據自身興趣和條件以及發展意愿自主選擇教育的機會,這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公平和教育自由,并不是要求人人都接受相同類型的教育才算是教育的公平。教育的公平和自由更主要的是體現在教育是否滿足了學習者的需求,是否適應了學習者發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學習者的發展意愿,而所有這些是建立在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條件之上的。有道是“適合的,才是較好的”,要為所有人提供相同類型的教育實際上是自作多情,本質上是不民主、不公平的。要讓學習者根據個人情況、社會需求和發展意愿判斷和選擇走哪條途徑較能發揮自身能力,取得自由、快樂和較佳發展,實現人生價值,獲取較大的工作和生活快樂與幸福,這才是教育民主、自由、公平和以人為本的本質和核心所在。例如,社會上技能型人才大量緊缺,就業很好,而大學生就業困難,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和社會需求,認為接受職業教育更有利于自身發展,對從事自己擅長的工作具有很強的職業幸福感,那為什么一定還要認為沒有給他上大學是教育的不公平呢?事實上,許多上了大學的人并未取得自身的較佳發展,失業者有之,平庸者有之,而成為技能型人才者取得職業生涯發展的大有人在。這就要求社會形成技能型人才成長發展的途徑和環境,這不僅對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而且對技能型人才自身就業和職業生涯發展,都是重要的保障條件。隨著社會和企業更加重視和需要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將進一步提高,成為技能型人才應該成為成才的重要途徑,技能型人才將在社會經濟建設中大有可為。從這個意義上講,職業教育既有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職能,又有實現教育公平的職能。
- 上一篇:提升職業教育發展保障水平
- 下一篇:中國教育改革引發關注 職業教育成重要切入點